药学系裴文亨教授团队与哈佛大学医学系共同进行的研究中,从新阐释了特定人体场内微生物中发现了诱导肠道免疫反应的磷脂质结构,成功揭示了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被发表
Professor Bae Mun-Hyung
在科学界著名学术期刊《自然》(Nature, IF:69.504) 中。
从人类的免疫系统、代谢到精神健康,人类肠道内的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联系。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肠道微生物作用机制可说明这一关联性。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通过分解肠道黏膜组织中产生的黏液而生长,在健康的人体肠道微生物中约占3%,在维持免疫功能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预防2型糖尿病和肠道炎症疾病以及更有效得用癌症免疫疗法去除癌细胞方面,已有报告指出它起到了主要影响,目前尚不可知它是基于何种机制来调节免疫反应。
据此,裴文亨教授团队发现了从嗜黏蛋白阿克曼菌中诱发免疫反应的磷脂质新结构,并发现它们在免疫活性方面具有非常有限的结构-活动关系。特别是,本免疫调节物质具有以前几乎不曾报告过的机制,通过免疫反应水溶体类铎受体第二型 (toll-like receptor 2) 和类铎受体第一型 (toll-like receptor 1) ,促进特定细胞因子的分泌,激活免疫反应,进而维持免疫稳定。
本研究结果表明,从已知在人体肠道免疫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嗜黏蛋白阿克曼菌中提取的免疫调节物质,不仅可以作为研究癌症免疫治疗剂或免疫辅助剂的新策略,而且还进一步提供了理解人类肠道微生物和人类主要疾病之间相互作用的线索,本论文被网上刊登在7月27日版本。
裴文亨教授介绍道,「本研究结果揭示了人体肠道微生物中某些磷脂质的特殊免疫控制功能和机制,为揭示人体肠道微生物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并确定肠道微生物功能和因果关系提供了新的方向。」